文物古迹——名刹古寺

作者: 来源: 2015-09-07 08:25:51

名刹古寺,系指从古至今香火不断,且在民间有深远影响的寺院。
  柞水自古以来道教、佛教相互依存,既有传统的道教也有外来的佛家在此立足传世,传教收徒。寺庙林立,逢年过节成为众多信徒的朝拜之地。
  疙瘩寺:位于县城迎春路东段东坡上,坐西朝东,登临古寺,迎春广场一览无遗。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寺院原有前后殿及配殿和厢房,共12间,雕梁画栋,建筑华丽。疙瘩寺自建成到现在一直香火不绝,绵延300余年,成为名闻陕南的名寺。现仅存前殿1间,配殿已不复存在,原基尚存,厢房为蚕桑站建砖木结构房屋7间,现被主持所用。由主持更名为老母殿,殿前有直径近1米的铸铁香炉一座。内供奉三圣母、悦颜金身、每逢初一、十五朝褐,拜谒者络绎不绝。据《孝义厅志》载厅城八景之一的“山寺晓钟”正是该寺。清·白绍庚诗曰:“玉免将沈曙色浓,山门下锁任云封。烟深古寺迷残月,露冷禅房报晓钟。愧我登临地已晚,怜他嘹亮日初逢。晨鸡唤醒僧楼梦,惊遍层峦十二峰。”清嘉庆二年(1797),厅城及石嘴子(石镇)人民捐资重修。
  老君庙:现名观音庙,位于柞水溶洞旅游景区对峰台之巅。此庙始建于唐朝天授二年(691),长安高僧天海越终南山至永宁堡(今夜珠坪),聚僧徒诵经。时有老庵寺主持提及石瓮对峰台多显神灵,民常福祚之。天海率众僧徒化缘集资,建佛殿3间,现存留有大钟1顶,镌集资兴建名录。唐、宋各朝代香火鼎盛,多有名人题咏,白居易、贾岛亦在此留迹。明、万历年间镇安县令武安重修对峰台观音庙3间,至民国初年颓废。此庙基原为76平方米,县文化旅游局于1993年将庙基下削,现为110平方米。“观音庙”编入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
  祖师庙:位于石瓮镇东甘沟村云台山上,因祖师庙,云台山也被称作祖师山。庙宇地处山势险竣,不易攀登的云台山顶,东、西、北三面临绝壁,唯南有小路可攀。明代建筑、群体建筑形式,全土木结构,占地约2亩。有正殿、戏楼、土地庙、厢房、伙房、门楼,有石佛像两尊(无头),有石碑四通。据石碑记载,祖师庙在清嘉庆、咸丰、宣统年间和民国年间均维修过。
  祖师庙为纪念罗祖师所建,罗祖师名罗世义,他踏遍云山,披荆斩棘,济世救民,为百姓所敬仰。传说他逢初一、十五亲临此庙为香客发药治病,祛病防灾。方圆数百里香客慕名而至者,自明至今,香火绵延300余年而鼎盛不衰,从古至今一直有道士居住。庙中原有金质佛像一尊,高近尺,重10斤,解放初被收入县文化馆,后下落不明。庙下有两棵树龄达二千余年的银杏。云台山峰峦叠嶂奇峭俊美,庙宇房舍修葺一新。此庙现为云台山风景区的主要旅游景点,祖师庙已载入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
  大寺沟玉皇庙:位于凤凰镇水碓沟大梁山的主脊山巅,这里是镇柞两县交界之山,被称为“玉皇顶”。玉皇庙坐落于玉皇垭的山岔上,建于康熙四十五年(1710)。始建时,庙宇建筑规模大,有正房3间,两侧厢房4间,庙院还挂有一口大钟,重约300公斤。庙前平整宽大的道场能容纳1500余人,修建有壮观秀丽的楚式戏楼,专门用于供庙会唱戏。庙的后门约100米处,修造有1座2间庙宇的娘娘庙,称作“王母娘娘庙”。据佛教人士讲,这是玉皇大帝的母后,故此娘娘庙在上方。每年正月十五,声势浩大的庙会吸引着商洛各县、长安、山西等外地香客,前来进香祭拜。凤镇街商人借玉皇庙会之机,进行商品交易。每次庙会延续20天左右,至二月初二结束,场面壮观隆重。
  据此庙石碑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按原来规模复修。1957年,民兵连长汤学军、凤凰镇徐光旭带领一批中学生将两处庙宇拆除。2007年,杏坪镇东观音寺的罗泽忠组织人力,第三次对玉皇庙进行复修。
  泗水王庙:位于小岭镇和蔡玉窑镇交界的银顶山之上。据碑文记载,泗水王庙始建于顺治甲申年,初建庙宇一楹,因香火日炽,又扩建广殿三楹。至民国十、十二、二十九年三次复修,每年七月庙会期间,远近香客慕名而至,顶礼膜拜,不下千人。
  庙宇四周用石头垒起城墙,设有南北二门,又称石头城。现城墙已部分垮塌,尚存北门。
  此庙在1966年破“四旧”时被严重毁坏,庙宇仅存2间。1993年胡永庆组织附近村民,在原遗址上恢复重建前殿(正殿)3间,雕塑佛像。王新辉于2002年6 月恢复重建后殿(大圣殿)3间,厢房2间,雕塑大圣等佛像。
  太白湫庙:位于瓦房口乡的东沟、西沟和马家台乡南沟与红岩寺镇交界最高处。居百里群峰之最,放眼望去,是为四山相拱五龙捧圣之地。
  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登上太白湫极目远眺,山阳、镇安、商州、蓝田和柞水局部尽收眼底。
  据住庙和尚讲,听师傅言传,此庙应是唐朝贞观年间所建。历史上太白湫庙被毁三次,第一次是民国二十四年,现太白湫两块庙碑上记载着民国二十四年复修太白湫庙时善男信女捐资、修建人员名单;第二次是庙宇遭遇火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先念所部红军部队在太白湫作短暂休整时,被驻扎在瓦房口莲花寨的国民党兵发现,双方发生战斗,红军撤往红岩寺,太白湫庙被国民党军放火烧毁;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太白湫神像碑石被砸,庙宇遭严重破坏。
  1978年由张道人和邓成国等人集资进行第二次复修。1986年祝和财、徐家怀等人组织第三次复修太白湫庙。复修后的太白湫庙香火兴盛,远近香客慕名登山,祭拜祈福。
  按照原样复修后的太白湫庙占地3000平方米,分前殿、后殿,太白神像供奉于后殿中央。供奉着太白、药王、龙王、观音、送子娘娘、财神等十八尊神像。神像神态各异,彩绘栩栩如生,殿内装饰金碧辉煌,前后殿墙壁上有各种故事传说壁画,大殿用木材雕琢出仿古纹饰。在这当地海拔最高的山岭上,两眼古井一年四季泉水不断,确是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