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古建筑

作者: 来源: 2015-09-07 09:11:33

古建筑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地域的建筑风格,地处秦楚交汇处的柞水建筑风格以江汉风格为代表。古建筑多以戏楼、庙宇、桥梁为主。
  凤凰镇江汉民居建筑:凤凰镇街和附近农村,至今保存完整的古江汉民居有100多座。因其造型美观、大方,结构严谨,结实耐用,被柞水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类富有江汉营造特色的古民居,分街市民居和乡村民居两种。街市民居为便于做生意,前无门楼,但有3至5间门面,左或右有通经后院的通道。乡村民居前有门楼,华丽大方。上有楼脊,长3至4米,两边雕有“脊兽”或龙头;脊面用板瓦镇铺,石灰勾缝;正中塑有莲花或梅花;下为长一米,宽50公分的匾额,以遒劲之笔书“忠孝节义”或“耕读为本”;大门一般用结实的核桃木或漆木板做成,并用土漆油染,明光铮亮;门框宽大,专供春节或过红白喜事贴对联用;门墩为石雕,刻有花卉;大门前一般有两双石狮,昂首雄立。街市民居和乡村民居在门面房和门楼后的建筑上完全相同。一般上堂屋为3间至5间,两边各有2或3间厢房与门面房或门楼边缘相连,中间的空间地带称“天井院”,此种形式的建筑统称“四水归堂”。为达到结实美观,均用块石砌屋基,用青砖砌墙,屋顶呈“人”字形,每间房除横置5至7根檩,竖置12至16根椽外,均用寸板镶铺,敷泥上瓦,且在两沟瓦的中缝再覆一层覆沟瓦,以防大暴雨期间瓦沟水横溢流入屋内。屋檐前均用滴水瓦,以防雨散布。屋脊用板瓦或青砖镶铺,正中塑有花卉,两边有“脊兽”或龙头。街市民居由下檐而上,筑有与屋脊齐平的风火墙,以防邻房失火蔓延。
  红岩寺戏楼:位于红岩寺镇街道,明代建筑,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修葺。中梁上书“皇清嘉庆二十一年岁次丙子小阳月,主修人国学陈大漠、李志德”。民国九年(1920)作了复修,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2008年又进行了保护性修复,目前保存完整,属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岩寺戏楼长11米,宽10.5米,占地面积930平方米。戏楼由楼基、楼台、楼宇三部分组成。戏台为杆栏式建筑,由前后两部分复合而成。前台为单檐歇山顶,后台为硬山顶,灰色板瓦覆盖,前后两道屋脊均有龙头兽吻高翘。前檐四角用二道角梁支起角檐,出挑深远。台面三间,木板棚面。台面通宽8.66米,深4.7米,台基高2米。三面观戏,左右两侧设有栏杆,高1.5米,台口栏杆高0.21米。台中由水屏相隔,分表演区与后台。前檐柱端上承大额枋、栏额枋和挑檐枋。大额枋上满布彩色戏硼,枋下盘龙木雕雀替斜出。戏台上空悬以斗八藻井,人物、鸟兽、花卉彩绘。楼基用青砖砌成,中空楼面用二寸厚,结实耐磨的漆木板合缝镶铺在12根楼枕之上。几乎所有古代戏楼,前边都用四根大柱支撑楼宇,而红岩寺戏楼只用了两根直径0.5米,高4.5米的柱子。舞台两侧为砖砌墙,由里向外呈喇叭形,有良好的扩音作用。台前两根大柱上方各有一道斜撑,上雕刻着极为精致活泼的双龙戏珠;前后台之间的中档门一律用椴木雕刻的棂窗,正中式椴木雕刻饿跃跃欲飞的“龙凤呈祥”。舞台的天花板用山桃木由里到外铺了三层,正中为八卦顶,中层画有蝙蝠、麒麟、驼鸟,外层绘有花瓶和飞禽走兽。壁画为“封神榜”中姜子牙和哪吒助战的场面。 戏楼屋脊由向左右爬伸的两条龙构成,正中有三层小塔一座,小塔左右各有两只白鸽。前檐两角为翘檐,翘檐下吊着小铜铃,微风轻拂,“叮铃”作响。正檐为三层,各层除画有彩蝶、粉莲、玉坠之外,还分别在一层吊着33个铜铃,二层镶着33个仙人像。两个横梁顶端均有精巧的雕刻,左为“魁星点斗”,右为“刘海戏蟾”,舞台左右两个档门均雕刻着“狮子滚绣球”。
  红岩寺戏楼,以精湛的技巧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闻名于长安、蓝田、商州、山阳、镇安和柞水。清代和民国期间,每逢庙会和唱大戏,人山人海,除看戏外,多数人是为了观赏这座戏楼而来。戏楼充分利用了力学、声学原理。1935年春,红二十五军来到红岩寺,李先念在红岩寺戏楼召开千人大会,这座戏楼也成了中国革命在柞水的见证。
  万安桥:位于今乾佑镇芦才沟口。万安桥在当地又被百姓称为拱背桥。该桥是当时北上长安,南下安康的必经之桥,在汛期是唯一一条通道,它北靠大寨山,南依土凸梁,横跨在芦才沟河上。该桥筑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为石拱桥,桥长14米,宽3.5米,高16米,由水面至桥顶半径6米,桥面由青石铺就,桥基座用石条砌成,结构严谨。桥背呈拱形,桥孔呈半圆形,两边各有四个石柱,横穿两根石栏杆。每个石柱顶镌刻有“万安”二字。1987年8月,柞水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万安桥被水冲毁,现仅存南北桥墩基座。
  万安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筑桥技艺,不仅是人们渡河的桥梁,也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同时也是现代建筑学者研究桥梁工程的直观史料。
  娘娘庙戏楼:位于今乾佑镇石镇街,清代建筑。原名“遏云楼”,三间两层飞檐十二脊仿金代建筑。天花板为三层八角式。面阁12米,进深8.6米。地板为木板铺垫,墙垣为砖土,结构为飞檐楼式,有侧角生起。现屋顶已部分垮塌,墙体雨水冲蚀,亟待进行保护性修复。
  药王庙:位于营盘镇药王堂村,紧邻西柞公路。药王庙建于唐末宋初。据史料记载和先辈口传,药王孙思邈曾在柞水境内行医十余载,在今药王堂采药义诊,治疗时疫,他离开柞水后,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药王庙。在当地还有药王沟、药王井、药王洞、药王晒药台、药王碾药石等遗迹。
  药王庙建筑为四合院布局,坐西朝东,东西长39.20米,南北宽16米。据传说,院内两株古柏为药王手植,苍翠遒劲,枝叶茂盛。殿面阔10米,深7.30米,厢房面阔8.30米,深4米。殿面为三架梁,厢房为两架梁,抬梁式建筑,硬山顶,原脊已更换,施青瓦。药王庙北100米处公路边有一口一年四季不干枯的药王井,特别灵验,能治百病,远近百里的群众到此汲水治病,喝了此水百病消除。在药王井北侧20米处山崖上有一10余平米见方的石坪,石坪上有一圆石头,据说是药王的碾药石,隔河相对的山上,有一长约40米,宽约20米的平台,据说药王在此晒药,称为晒药台。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历史古迹,在文物保护部门和旅游部门的规划下,目前,药王庙修复性重建已经开始,不久,一座古朴的药王庙会重现在世人面前。
  三官庙:位于下梁镇沙坪村。始建于唐圣历二年(699),为县境佛教朝谒圣地。东西长90米,南北宽24米,梁架为三梁九檀建,结构为硬山顶。殿内供奉三官,太上老君、关公诸神,有前后殿各3间,配殿3间,南侧有厢房11间,北侧有厢房11间(配殿3间)共28间。永泰元年(765)羌族造反军与官军大战,三官庙被毁。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村民捐资复修。
  “三官庙”庙前、后、配殿有“三国古城会”和“刘备议事”、“游十殿”、“西洋景”等极为珍贵的壁画。省、市文物管理部门考古专家多次到现场考证,认为柞水三官庙壁画是陕南地区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壁画,有着较高的考古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
  观音寺:位于小岭镇胡岭村。据房梁、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清乾隆十年中秋月,于嘉庆十八年、同治八年两次维修。此寺属于单体建筑,座北面南,主体建筑均按东西轴线依次排列,后殿为3通间,前殿3间,整体建筑面阔3间8米,进深2间4.5米,基本保留清代风格,梁架为七架梁,前后檐带单步梁,屋顶式样为硬山顶,屋面为灰板瓦,前檐施勾头滴水瓦,明间檐下有人物神话彩绘,墙垣为土木结构,地面为青砖铺地。
  该寺现在有石碑两通、柏树两棵,铁钟一口(完好),罄两个(完好),木雕刻观音像一尊。
  观音寺:位于小岭镇扯篷沟(即今大西沟)口苍龙山下。座西北向东南,现存庙殿12间。据庙碑记载:此庙始修于明朝宣德丙午年(1426),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正殿3间,左右偏殿各3间,新塑神像7尊。嘉庆十八年(1813)、同治八年(1869)再加修葺。1950年庙宇作了小学校,但庙宇保存完好。现存石碑2通。该庙修建保持了明清风格,主架硬山墙,青瓦筒扣缝,翘角飞檐,龙脊走兽,雕梁画栋,宏伟辉煌。其地景色秀丽,碑文这样记载,“左有金钟(山),右有玉鼓(山),前有金狮笑月,后有苍龙接佛,上有桃岭横去,东西碧水交流,不似秦川八景,优似仙境”。1991年经商洛地区文管会批准,当地群众捐资万元,按原貌修葺一新。扯篷沟观音寺现有三古二新五通碑石。
  二郎庙:位于凤镇街下街头,现凤镇粮站仓库308号处。二郎庙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历时十余年,明崇祯三年(1630)元月二十四日“二郎神”诞辰日落成。当时的规模“一柏担八间”,即一棵侧柏树,建房八间。庙产占地面积2.5亩。临街有大门院墙,东面神像大殿5间,西面香客房3间,南面附设灶房1间,院中有大柏树1棵,悬挂铁质大钟一口,有2座焚香炉和化钱炉。正殿绘彩泥塑七尊,主像高达9尺,殿内四壁工笔彩画历史人物故事和如意云牙画饰等。主神像雕塑真武大帝、二郎神、火神、龙王、以及雷神、财神、送子娘娘诸神,还塑有金童玉女、六丁六甲等。据传说,李自成官兵驻扎凤镇街时,对二郎神膜拜有加,从此善男信女蜂拥而至,香火不断。民国后期被国民党镇公所侵占破坏,解放后作粮站仓库。殿堂碑画清晰可见,土墙厚80公分,遗址尚存,亟待保护性修复。
  地藏王庙:位于柴庄乡晨光村四组田家坡。据庙碑载:始建于明永乐(1403年左右)盛于正德(1506年左右)。庙内有明代正德元年所铸铁神像12尊,高约1米多,低的0.5米,大小重量不同,1986年被盗卖。现存一尊,重约15斤,高0.8米,背部铸有“镇安县(此地原属镇安县辖)□三殿闫君□□墓住□□□□”等字样。地藏王庙殿3间、砖土硬山墙、青砖铺地。1974年村民捐资修缮,并新修伙房2间。庙前有栎树2棵,高约20米,直径约0.6米。据当地老人讲,庙附近有一地窖,窖内藏有许多佛象及神像,他们早年曾从地内挖出铜锣等。  观音庙:在曹坪镇钟山村金井河畔东岸上有一座高15米,周长90余米的鼓形山丘名鼓山,村中一块平地上屹立着一座高20米,基周长80多米,钟形山丘名曰钟山,人们称这一带为钟鼓山。在当地广为流传说:南海观音菩萨,挑了一钟一鼓前往京城长安修建钟鼓楼,驾了五彩祥云过曹坪时,发现山洞中有一大蟒,乔装成绝色美女吞噬生灵,便留下来治服妖蟒,解救万民。当地百姓感恩于菩萨,在钟鼓山南侧建起了观音庙。
  观音庙清代建筑,光绪二十一年重修。占地77平方米,坐南朝北,砖结构,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灰瓦顶,三架梁。观音庙原为群体建筑,有砖塔、厢房、财神庙等。观音庙殿内有大量壁画,内容多为神魔鬼怪,人物神态生动,线条流畅,部分脱落,山墙外及前檐有砖雕图案及彩绘。庙内附属文物有重修观音庙碑1通,铁瓦1块长达54厘米,宽31厘米,厚15厘米,铸有“大清光绪乙未年十造,宝东仙山十方仝叩”文字。
  观音庙修建玲珑有致,12株翠柏参差交错,郁郁葱葱,它与钟山及金井河相互为伍,彼此辉映,竟是一张巧趣天成的自然画卷。
  据庙内碑文记载:“鼓山平地而起,无叠障之护,无群峰之联,而瑰异之状,绮丽之形为世罕有,远眺与鼓相似,近视即鼓无殊,面虽小,形圆而平。钟山突起于平地之上,亦无叠障之护,无群峰之联,远眺之与钟相肖。”碑文将钟鼓山的景致描绘的生动传神。登上钟山,鼓山首入眼帘,金井河在两山之间奔腾南去。登上鼓山,金井河从对岸的天然石槽泻入深潭,镗镗若金石之声。
  百神庙:位于凤凰镇清水村黄花沟口,柞水至镇安公路外侧。始建于明嘉靖(1522),由湖广客商捐资兴修庙殿3间,戏楼1座。据碑记载:“殿宇宏伟,金碧辉煌,香火鼎盛”。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新修偏殿3间。同治元年(1862)“发匪盘踞,蹂躏神堂,庙宇被毁”。四方民众于同治七年重修。光绪十二年(1886)、三十一年(1905)再次修葺,并增修伙房1间,解放后作了小学校。但正偏殿保存完好,正殿壁画尤存,上部画青竹翠松、琴棋书画,下部壁画已模糊不清。现存碑石两块,从碑文中可以了解到明清社会现状、农业生产、文化发展等情况,是研究镇柞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仙人庙:位于瓦房口乡金井河与小河交汇处,距商柞公路小河口大桥东北不足200米的山崖顶端,三面环水,唯有一条小道通达。
  据碑记载,庙宇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占地2000余平方米,正殿3间,东西厢房各3间。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行过较大规模整修。建筑艺术精湛,雕梁画栋。庙里有泥塑八大仙人神像,形态逼真。香火鼎盛,世代相传。
  仙人庙既是当地善男信女祈福之地,又是当地教育的发源地。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9),山阳县一崔姓先生利用庙宇厢房首创蒙馆,开始讲学。民国十二年(1912),当地名流陈定家广收弟子,在此创办学堂。随后又有当地传奇人物王毓琼、凤镇区名仕程齐荣(又名程燿庭)、当地学究张兴义在此办学,直至1949年解放。王毓琼利用讲学之机,搜罗人才,筹办民团,时机成熟后,王弃学从匪,成为闻名几县的匪霸。据镇安县志记载,时镇安县长袁德兴剿匪未果,亲自前往仙人庙劝其返正。可见其地之险要。新中国成立初,在庙宇中建起仙人庙完小。文革期间,庙堂被毁,数十株千年古松柏被伐。普及六年义务教育时,随着学校迁址,校舍被拆,整个庙地沦为一片废墟。2005年,当地村民捐款捐物,重新修建。如今的仙人庙,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膜拜之地。
  九华山石庙:坐落于九间房乡农林村西北4公里处的九华山顶,建于清代。现存石结构建筑3座,呈东西向分布于130米范围内,皆坐北朝南。东侧庙殿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顶,内供石雕像5尊,保存较好,西侧建筑面阔10米,进深7米,已倒塌。石庙建筑在柞水县境内目前只发现此处。《孝义厅志载》,“九华山遗址甚多,唐宋以来皆建寺院于其上,我朝道光初年,庙始倾颓,惟石佛二十余尊尚在其上。后土人在此建庙五楹,龙井处建庙三楹,均为石庙”。
  蟠龙寺:坐落于红岩寺镇原万青乡盘龙寺村,建于清代。占地约1600平方米,坐东朝西。由前殿、后殿和左右厢房组成,皆为土木结构。主体建筑均面宽3间,进深2间,硬山墙灰瓦顶,三架梁,前檐明,次间各施平身科斗拱一攒,此庙内有盘龙神像一尊,石碑两块。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匾观音庙:坐落于蔡玉窑镇马房湾村,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重修,为木板墙单体建筑,占地108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四间,进深二间,单坡硬山顶,三架梁,梁枋旋子彩画,有明代石碑1通,嵌于石雕碑楼内,清代碑三通,铁化钱楼1件。
  沙沟观音庙:坐落于蔡玉窑镇沙沟村西南1公里处,俗称娘娘庙。清代建筑,始建于光绪七年(1881),占地约350平方米,坐南朝北,砖木结构。现存正殿,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灰瓦顶,三架梁,梁枋施彩画,脊檩有“光绪七年创修”题记。殿内供木雕菩萨2尊,有化钱炉1件。
  上窑关帝庙:坐落于蔡玉窑镇上窑村,清代建筑。初建时间不祥,光绪十二年(1832)重修。占地约35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存大殿、东西厢房,均砖木结构。大殿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灰瓦顶,三架梁,前檐明、次间各施平身科斗拱一攒,额枋有简单彩画,存道光年间重修庙碑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