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佛教

作者: 来源:365投注网址 2015-09-01 09:44:01

  
  佛教,世界性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期传入我国。长期以来与中国宗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地域化的佛教行为和形象,顺应了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水平,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人士的精神需要,因而能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
  佛教经典有经、律、论三类,合称“三藏”。由于历史上的长期演变,佛教宗派林立,加之各朝各代统治者的推崇,在士大夫中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经南北朝至隋唐之世,佛教已遍及全国。陕南虽穷乡僻壤,亦不例外。经世代流传,佛教已不是一种普通宗教,而且佛学的哲理,已渗入我国固有文化的儒、道等家的学说中,融合一起,演变成为宋、明理学的基础之一,进入中国文化的上层建筑领域。故中国的佛教已非其教旧文化的本来面目。
  林世敏先生的著作《佛教的精神与特色》中说,遍看全世界各个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这个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额;他主宰着人类的吉凶祸福,他操纵着万物的生死荣辱。人类只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赞美与讴歌,把一切成就荣耀归万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对他的只有坠入地狱,绝无抗辩申诉的余地。
  而佛教的教主——释加牟尼,他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指释迦牟尼的本身,而是指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决定在自己的行为善恶和努力与否,只有脚踏实际的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升华,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今日社会,积极向上的正面事像占主流,但负面的事像也不少。无论中外,都遭受到一股物欲洪流的冲击,人在高度科学发明的物质享受中迷失了方向。家庭伦理、道德观念被根本地动摇了。于是国际间有毁灭人类的核武器大竞赛;有贪官污吏;有奸杀掠夺。人人争名争利,个个昏头胀脑,人不知道自己在何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表面上若无其事,内心却空虚苦闷。更有些人对社会秩序的瘫痪,道德的破灭,人性的堕落而感到忧心如焚。人类如果不找出自救之道,便只有自我毁灭一途。
  而自救之途在什么地方呢?据佛教徒所说,是人类自己。佛教就是要人先坐下来,先静下来省察自己,认识自己,磨炼自己。只有省察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狂妄、嚣张、幼稚和无知;也惟有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自大自卑;要先磨炼自己,才能有坚强的意志,聪明的智慧,充沛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困难,披荆斩棘,完成伟大的事业和人格。
  佛教的道理浩瀚而无限、精深而博大,可以满足各类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佛教的宇宙观,广大而壮阔,可以扩展人们的胸襟,激发人们海阔天空的豪情,探讨大自然奥秘的雄心大志。佛教的人生观,民胞而物与,积极而奋发,可以鼓舞青年的服务热忱、救世的悲心。佛教的终极理想,就是使人人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真正的净化和解脱。人们努力的途径就是这一条“自利利他”、“人我互惠”的康庄大道;人们奋斗的方向就是这一个“先忧后乐”、“世界大同”的目标。这就是佛教的启示,释迦的教导。
  佛教有它自己的佛律戒行,凡是僧侣,一入“空门”,则必须接受清规戒律的严格约束。违犯了戒律,轻则受斥责,重则被驱逐。各寺院的主持僧称为“方丈”,都有权管理本寺院所有僧侣行为,制订有自身管理的规则,称为寺规或院规。佛教的佛律戒行,有“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现兹将“十善”简意说明于后:
  一善,不杀生:不伤害有生命的动物。
  二善,不偷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据为己有。
  三善,不邪淫:不于妻室外贪图别的女色。
  四善,不妄语:不说谎,不伪证。
  五善,不恶语:不以恶毒污秽的话骂人。
  六善,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搬弄是非,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七善,不绮语:不说淫荡轻浮杂秽不正的话(包括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情话及废话)。
  八善,不含欲:不非份贪取,不过份贪求,应知足,少欲。
  九善,不瞋恚:平心和气,不恼怒,不发火,凡事皆做退一步想。
  十善,不邪见:不可昧于真理,不明是非,凡事应以智慧观察,凭理智思考,不可轻生偏见和误解。
  佛教的佛律戒行“十善”,是柞水人最崇拜的戒行,各个户族均把“十善”列为族谱家谱的族规家训,以此教育后人,昭示未来。就在当今社会,“十善”仍是做人做事应具备的品德。
  佛教在柞水的流传始于唐宋时期,境内的九华山和四方山(原名感应山)在唐宋时期皆建造寺院,成为佛教名山。唐代诗僧贾岛隐居下梁天屏山铁钗寺长达14年。明代,石瓮云台山修建的祖师殿,祖师就是佛教的创始人之一。明清时期,石瓮的佛爷洞已成为乡民祈福的场所,当代在洞口建造的大肚弥勒佛像,笑口常开,正是佛教教义的象征。佛教在柞水民间影响深广,旧时吃斋念佛的人为数众多,时至今日就在柞水县城,仍有为数不少的老妇继续在吃斋念佛,且在楼房内设有佛像和经堂,笔者曾亲睹过老妪们诵经做事。
  僧人去世谓之“圆寂”,对受封过足戒有道行的和尚,佛教主张火葬,将尸体焚化,收其骨殖装坛,建塔修养,称“舍利”。另一种葬法是“坐坛”,即是预先做下的陶瓷缸,将尸体盘膝跌坐其底缸,便算安葬。至于一般僧众,用薄棺而殓,如俗人一样入土了事。说到佛教“坐坛”的葬法,有必要把红岩寺老母山的故事简要作一叙述:
  据传,清末年间红岩寺街北部有一年青妇女,贤淑端庄,孝敬老人,和善乡里,吃斋念佛,积德行善,在乡间享有绝好的口碑。不料因故去世,浮丘于红岩寺街北头的山脚下,时过数日,每有人路过此葬地时,听见墓穴中有喊冤呼唤的声音。后经人们计议,挖棺后这位妇女死而复生,且引发一场官司。后来,这位妇女被坐坛一陶瓷缸中,安放在红岩寺街后的山上,这座山被命名为“老母山”。上世纪60年代,笔者曾去观望,老母庙尚在,瓮中的尸体肌肉裹骨,骨架清晰可见,头髪亦然显黑不乱。这种丧葬的习俗,说明佛教在柞水地域是有深远影响的。
 

编辑:文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