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生活——房屋建筑

作者: 来源: 2015-09-06 08:50:47

  
  柞水农家居住条件的改善,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柞水是移民地区,外迁的贫民、灾民,初来时居住都极为简陋。川道条件好一些的农户,经过较短时间的劳动积累,盖起了石板房,也有少数农户盖起了低矮的瓦房。大多数移民住的仍是茅庵草舍,更为穷困的人家,则住着石岩洞。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使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分得了土地房屋,大多数农户都能安居乐业。在解决衣食问题的同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居住改造和逐步建设。首先,居住在较为集中的川道和街镇的农户,率先改造了茅草房和石板房。他们自己学会了做泥瓦、烧瓦,打土墙、伐木、盖房的技术。条件差的高山深沟地区,也在逐步改善着居住环境。先把用树桩支撑、树枝编笆涂抹着的泥巴茅棚,换成石头垒砌的,再换成土墙上盖起的茅房。把多年不换经常漏雨的茅草屋,改换成了每年加草翻新,保证了屋内居住干爽。也有的从石岩洞中走出来,在向阳暖和的地方搭起草棚居住。后来,深山老林的农户们又逐步将茅草房换成石板房,光线较为敞亮,也少有毛毛虫之类繁殖,夏天居住比较凉爽。也不必每年翻盖房顶,省时又省事。再后来,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深山高寒地区也开始烧窑做瓦,将茅屋、石板房逐步换成了瓦房,一般都比较低矮,多是一丈左右的开间,两丈左右的进深。而川道地区却盖起了明三暗六的瓦房。改革开放以来,先是农村中先富之户盖起了小洋楼,跨入新世纪后,家庭富足、钱多粮丰的农户越来越多,楼房便如雨后春笋般破地耸立起来。随着党的富民政策不断深入贯彻,扶贫移民、工赈移民、退耕还林、天保长防林工程的实施,居住在高山深沟的农户们,纷纷搬出深山老林,迁移到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居住,建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家小区。统一规划,统一建筑,统一美化,促进了农村文明生活的进程。
  柞水是一个当地土著人少,外来移民多的杂居地区。多元性融合的文化现象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也必然影响着柞水农家人的居住文化。柞水农家人建房舍必讲风水,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居住理念。风水理念首先要体现在建房的选址上,基本的原则是:天地人合一。就是说天时地利人和,尽力趋向谐和。在此理念引导下,选址首先得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看天选方向。天空高远,坐北朝南,太阳必暖,就是上好的朝阳方向。二是看地定院址。依山面水,左右护卫,安全宁静。三是看人取山向。依据主人生辰八字与二十四山向配合,做天人和谐的数理搭配,架罗盘以择吉度,放线定基。自古至今,一般的农家建房都要尽力去做到这些,实在无钱请不起阴阳先生的,就托词说,“百事不忌,大吉大利”。至于富户人家,当然是极为讲究的。
  选好地点以后,再看动工的日子。看日子一般要进行三次,开挖地基砌根子;开工打墙;盖房封顶。四周乡邻、亲友都前往送礼恭贺、放鞭炮,主人会设酒宴盛情款待。再穷的农家也要设法效之,只是丰盛程度有别而已。
  柞水本地人,盖房多北方四合院形式,意为四水归堂。大多建有偏厦,檐水一边流。下户人则房小院大,四周多植青树竹菊,这种房舍理念源于秦风楚韵品节青芳,财源不竭之文化底蕴。
  遮风挡雨的茅庵草舍。旧时的柞水农家人住房多是茅庵草舍,它只具备最基本的庇护功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那时的茅庵草舍,建构得十分简陋。由最低级的早期茅庵,进化为土墙茅屋。茅庵的建造,先是用带杈的树桩立柱,用藤条、竹篾条将架在桩杈上的树枝上下横竖交织地缠扎,成为顶部三角、两边撇水的庵形茅棚框架。再用树枝竹条或包谷桔杆将顶部与四周密密围编起来,给顶部搪抹合着草筋的泥巴,最后在顶部盖上茅草即成。茅草有稻谷草、龙须草、山野草几种。现如今在高山深沟中,还隐约可见看护庄稼赶野猪的茅草棚子,那便是茅庵草舍的缩影。
  土墙草舍的建造,比搭茅庵草舍复杂坚固而耐用得多。首先要砌好草房的根子,一般要用一人搬或二人抬得动的石头砌成。然后,用木制的墙板墙杵在上面填土筑墙,墙有两米高以上,就开始收山花墙,形成三角坡面,再横搭三、五、七、九不等的单数檩子,竖架十数八根椽子,上面编敷树枝草泥,最后盖上茅草即成。这种茅草房很普遍,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它最大的弱点是容易失火,易生毛虫,尤其是易生一种俗名叫做“草鞋耙子”的毛虫,常常困扰着农家人的生活。后来,在扶贫攻坚政策中,依靠政府补助、乡民互助等形式,从而完全结束了农家住草房的历史。现在,还有极少数茅草房未拆除,是因迁址而废弃,让其保存以见证一段贫困历史。
  与茅庵草舍时距不远所出现的石板房,也是农家人最初住房的一类。它的基本构建与草房差不多,只是房顶是石板所盖。所用的石板都是就地取材,地质学上称其为层岩或页岩,可以剥离成大小不一、薄厚不一的石板。一般用指头厚的石板盖房即可。这种石板房比起草房要好许多。一是节省材料,不需每年翻换房顶,好的石板房可住数百年,至今在金井河一带仍有遗存。二是宽敞明亮,不生毛虫,夏天居住凉爽。缺点是冬天比草房要冷得多。石板房的构建要因地制宜。离石板产地太远的地方,采取石板比较困难,无能力盖石板房的一般就只好选择盖茅草房了。石板房的兴建,是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柞水这样的土石山区独特的民居建筑文化。
  安居乐业的敞亮瓦房。农家居住最大变化的标志是废弃草房搬出石板房,走进明三暗六的敞亮大瓦房。这时的农家生活,算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了。城镇川道的农户人家起步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基本上都住进了瓦房。高山深沟边远地区,九十年代以后,房屋标准达到了宽敞明亮。
  明三暗六的土房建构格局,是在开三间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瓦房开三间的结构,是一排房子分三间,总宽一般是10米左右,每间一丈左右宽,进深在5-7米之间。明三暗六只是进深延伸到10米左右,中间一道隔墙,使每间一分为二,将居室总共分为六间。这样以来,投资增加不多,而房屋的使用价值却大大增加。这种房屋格局,满足了农户最为理想的居住需求。一是农户居住的“吉祥”理念得以体现,三为阳数,三人为众,象征人丁兴旺,财源广大。二是使用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中间较大的前半部分是堂屋,一般正墙上安置着祭祖的神龛香火,下放着八仙桌,是举家汇聚、餐饮会客之处。堂屋后间稍小,一般是做厨房用,留有前后门,前到堂屋,后通院子。堂屋的两边四间便是住室,一般房门对开于堂屋。厕所单设在后院离厨房较远的拐角处。
  打土墙盖瓦房比较复杂,一般有八道工序:
  一是拉根子(砌房基)。三间土房,根基一般都得高出地面2尺以上,地表以下的根基深度依据地形高低与土质软硬程度而定,土质疏松的达1米左右,底根与面宽要按比例成为梯形,上宽一般在一尺五以上。底层石头,一般得用两人抬,或是四人抬的大石头(四牛子)。房基的四个外拐角,则要用更大的石头,以加强根基整体的稳固性。
  砌根基是一门艺术活儿,要按石头的棱角穿插搭配,片状的平铺,不规则形状的一般竖砌。对准石碴子,石石相咬,结为一体。较大石头之间,要用碎石填实(俗称填涵)。这样砌成的根基更为牢固,使用年限较长。但是,如果地基土质湿软,那就得挖深些,用板状大石块,齐铺一层,也还有在根基底部打扎硬质木桩,在上面砌石块的方法。这些技巧,都是当年柞水农家人在生活实践中摸索出稳固根基的好办法。
  二是打土墙。根基砌好以后,就开始在上面打土墙。墙打到六、七板高时,就得安窗、门的过桥(短木梁放在墙板中,以便在上面继续打墙)。土墙瓦房,一般都安楼板楼梯。大多数是一层住人,二层较低,只放零碎东西。后来房屋盖得越来越高,空间较大,二层也可住人,算是土楼房。土房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居住舒适。
  三是上檩椽栈板。山墙打好以后,就可以架椽木檩料。先上檩子,横空而架,一般都是九、十一、十三等单数。然后,再沿垂直于檩子的方向在上面钉椽子,每间是24根。最后,在椽子上横铺栈板。早期大多是铺树枝条编成的笆子。铺好以后,才可上泥巴。
  四是抹泥撒瓦。上房的泥巴,叫做栈板泥。和泥的时候,先将土中的小石头捡干净,用水泡上几天,和泥时剁一些一寸长的龙须草或稻草掺入,用脚一遍遍地踩踏和匀。待泥巴和得很熟时,才能上房使用。先要把房脊用泥和瓦扣牢调平。房面上的泥巴一般得抹3寸厚左右,从檐口向房顶铺泥撒瓦。一次撒三路,挨排而行。
  五是和泥灰搪墙。早期使用黄泥搪抹,搪过第一遍后,不等泥干爽,就得搪第二遍,只需用泥环形反复揉搓,搪出的墙就非常光滑。也有用三合土的,颜色比黄土白,光泽度好一些。后来,人们就用泥搪底层,再用石灰搪第二层。和白石灰时,里面得搭进一些麻刀,刷净灰尘,掺入石灰放水搅拌,用薅锄底面反复抿刺,直到浑然一体。搪出的墙,光洁细腻,不易剥离,但还得搪第二遍。现在,也有好多土墙搪水泥面子的。外观和楼房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没有泥搪的结实耐用,时间一长,土泥和水泥容易分离。
  六是面楼。在楼枕上,用竹枝或树枝铺编起来以后,和些土泥搪在上面。条件好的直接铺上木板,把板子边沿用木头刨子推平,缩小板子之间的缝隙,钉在一起,以免漏灰尘。
  七是吊顶。给楼枕下糊顶棚,最初是用竹片编成框形,钉在楼枕下面,竹框下贴上皮纸或报纸。再以后,使用竹枝或树枝编笆儿,下面抹上泥石灰。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贴PVC,轻便而又美观。
  八是捶地面。捶地面的工具叫“搧板”,前大后小,前重后轻,前窄后宽,上面滚圆而厚实,底面光平,通常与手把,连为一体,由一块木头制成。捶地面时,先把三合土捶细,小石子捡净,平敷在地面上(最薄也得半尺以上)。然后,洒上半透的水,让其浸润四、五个小时,就可以开始捶。先轻捶,待湿土稍融合之后,加大力度,抡起胳膊使劲捶。最后,再轻捶,以弥合泥缝。
  幸福小康的小楼房。农村步入小康生活以后,农家建筑钢筋混凝土楼房的户数不断增多,盖楼房几乎是农家人幸福生活的奋斗目标。现在的农村,川道人家已经有百分之六十以上都住上了楼房。一般是三间两层。还有特别阔绰的富户人家建起了自己的庄园,几十间房屋,花园式的院落,别墅式的建筑,令人十分羡慕。
  钢混结构的农家楼房,也同样考虑建筑格局。会客大厅、居室、书房、厨房、卫生间、阳台、储藏室、车库等等,一应俱全,设计合理。院落的配套设施,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种菜、养花、栽果树,水井凉亭、石桌石凳、棋盘、盆景、假山鱼池、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场所,都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充分体现了柞水当代农民居住的新理念。
  人文关怀的移民小区。当国家富民政策进入扶贫攻坚阶段,边远山区的农户移民搬迁工程就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建立移民小区,实施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工程。
  村组移民,本组内调整地皮,统一规划,上报审批,将高山深沟的农户移至本村地理位置优越、居住集中的地方建房,形成小区规模。如凤凰街村,将子房、老曹沟的农户移至本村子房沟口外;凤凰下街原养猪场地段,分别建起居住舒适的农家双面小街和花园式楼房院落。以前沟垴上的土房子成了山中采集核桃、板栗等农副产品的储藏室。
  乡村集镇一体化的新农村生活格局,推动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形成生活居住、商业服务一体化的一条龙设施。商店餐馆、车场库房,一应俱全。如小岭镇岭丰村从矿区搬迁的农户,进入小区过上了现代化的农居生活。小区街坊,设计新颖别致,既有古建筑的飞檐翘角,又有现代化的仿欧式框套壁窗,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使整个小区充满了浪漫、富有诗意的生活气息。最引人注目的是旅游区的新农居建设格局。从石瓮镇东甘沟村旅游服务居民区一直到牛背梁、盘谷山庄一带,这些民房小区,大都依山傍水而建,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不仅自己住着宽敞舒适,而且是办农家乐接待游客的好场所,让游客在充分领略柞水自然山水美景的同时,亲身感受柞水的民居、民俗、民情特色,了解秦楚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
 

编辑:文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