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为公》

作者:丁国强 来源:青岛日报 2017-11-30 10:04:0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天下为公”,以“天下观”审视中国之治,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开创了治国理政新局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激情澎湃地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历史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遵循大道之理、致力天下为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也是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带给国际社会的强大正能量。郝永平、黄相怀的《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开创》一书从大历史大逻辑的高度,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追求天下为公美好理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天下为公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理想追求,寄寓着儒家学说关于治国理政的美好理想。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都凝聚着对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体现着高远的胸怀境界和政治使命。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近代以来的中国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从世界文明史发展角度,对挽救中华民族危机实现强国目标和天下大同理想进行了苦苦探索。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想理想的大同世界:“……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陈独秀深受康梁文章影响,他说:“读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学术,粲然可观,茅塞顿开,觉昨非而今是。”(《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李大钊宣扬为天下苍生自由而奋斗的平民主义政治观和社会主义民主观,号召联合世界的无产庶民,“拿他们最大、最强的抵抗力,创造一自由乡土。”(《李大钊全集》第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中华文明之道与世界文明之道是相通的,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也是相通的。无论是天下为公的政治抱负,还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

  马克思、恩格斯将共产主义社会确定为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共产党宣言》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始终没有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融入对“中国如何走向未来”时代之问的回答之中,站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前沿。“王者以公天下为心”(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一)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也是与共产主义理想相统一的梦。《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开创》一书认为,“中国梦始终是共产主义这一关于未来设想的‘世界梦’的重要组成。”

  王夫之说:“道莫盛于趋时。”(《思问录·内篇》)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规模超大且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把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放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来审视和把握,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思考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体现了宽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

  人民至上、造福百姓是天下为公的题中之义。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说:“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十分重视民心、民意在执政中的重要作用。“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不重视民意、不体察民情就会导致政权更迭、国家衰亡。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早在1929年,毛泽东就指出:“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念阿弥陀佛那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毛泽东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时说:“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历史告诉我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政党的肌体健康是关系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大问题。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党才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夫民者,万世之本也。”(贾谊:《新书·大政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政治情怀,也凝结着为人民谋福祉、为百姓解忧难的责任担当。《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开创》一书说:“事实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可爱可敬的中国人民,其聪明才智一旦被合情合理、有序有效地激发调动起来,必然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敢想敢干的中国共产党,其雄才大略一旦聚焦于富强国家、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必然创造出骄人的成就。”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公正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更加精准地把握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期盼。《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开创》一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一部不断满足自我、不断确证自我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种发展理念只有落脚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上才是科学的、符合人类进步规律的。”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格局的复位和超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可循。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继承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人类休戚与共的进步理念,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天下为公的重要追求,也是在和平发展中正确处理崛起的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积极姿态。《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开创》一书认为:“‘为人类对更好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一论断,重在坚定中国自身发展的信心决心,以一种榜样性、展示性的姿态强化中国自身的正当性,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社会制度的多样化选择。”

  《易传》有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共建共商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把对国际新秩序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既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展现了新愿景,也为提升中国参与国际治理的能力、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提供了新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和大国担当。

  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学者牟钟鉴在《新仁学构想》一文认为,以道为归、以通为路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于今天的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以通为路’,是指国家民族之间、社会阶层行业之间、思想文化之间,建立起畅顺无阻的沟通、交流、合作的渠道,使人类摆脱彼此冷漠、隔阂、歧视、防范、仇恨的困境,迈向天下一家的坦途,使仁爱之心成为生活现实。”(牟钟鉴:《新仁学构想》,《光明日报》2012114日第12版)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多重危机挑战,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坚持“以通为路”,坚持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原则,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以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情怀构建更加平等的国际关系和更加合理的世界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互联互通为旨归的“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以通为路”的东方智慧,反映出中国的文化自信。实践证明,只有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多边合作和对话,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超越零和博弈,增强中国在全球发展领域的话语权,从而带动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提高,这对于抵制强权政治、化解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开创》,郝永平等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版)

编辑:学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