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顿战术风格很鲜明,但是太过于理想主义,他要求的三分战术目前的国王球员和以前的湖人球员显然是没那个能力的,以前带勇士带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手太恐怖,沃顿要求球员们抓住攻守转换对方立足未稳的两秒钟,而且还是要求投三分。大量出手,总会进一些。想法是好的,抓立足未稳,确实出现了大量空位,外线果断出手。但效果呢?
进攻方面,这种战术的成功极其依赖投手的手感,手感好了上分极快,手感不好崩盘也极快,这就是为什么国王经常领先被翻盘。还有为什么在沃顿手下三个榜眼都没打出来,这和他的战术有很大关系,他这套打法就不适合培养这三位年轻人。英格拉姆闷骚,在场上不争不抢,执行教练安排,沃顿安排后卫持球,有机会就攻击,实际上让后卫承担了前锋的部分任务,英格拉姆在侧翼的进攻空间被后卫挤占,拿球技术动作较为繁琐拖慢球队进攻节奏,因此纵有百般武艺,沃顿也不会安排他大量吃球,这有悖于自己体系。而库兹马技术差一些,但胜在简练果断,拿球要投就立马投,要传就立马传,效果不一定好,但让沃顿看了舒心,因此两人一个在底角抽烟,一个在侧翼接球。
巴格利。从沃顿战术思路来看,内线球员的战术地位显然是不高的。低位单打在沃顿的球队里是几乎没有的。从大学到NBA,巴格利的新秀赛季顺风顺水。第二个赛季经历了一些伤病,第三个赛季正儿八经开始适应沃顿。此时他还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大学期间他经常在油漆区周围接球,依靠出色的身体素质强攻内线,不管是面框还是背筐效率都还不错。但在NBA,像大部分劲爆男一样,他这样打肯定是没什么效率的,技术没有成型。想利用错位打小后卫,却发现自家后卫被教练要求有机会就出手,自己有没有足够的外线威胁让教练和队友重视。心态急躁,想表现自己,自己却仍有高中和大学时期的坏习惯,因此成为了球迷眼中啥都不行的巴格利。我们说沃顿不会培养年轻人,其实主要表现是缺少管教,纪律性差,他既然可以放任后卫自由打,就也可以放任巴格利自由打。巴格利父亲发推抱怨后,各方都觉得应该做出改变了,沃顿也让后卫们有意识给巴格利传球,鼓励他出手三分。巴格利自己也做出改变,减少拿球瞎打,苦练三分,提高防守到位率,还能造进攻犯规,这几场表现回暖。
至于球哥,在沃顿手下也有过高光。只要他能把球投进,还是很适合沃顿的,当沃顿安排谁拿球谁打的时候,球哥的大局观和控场还是能帮助球队控制一下随时崩盘的节奏。问题是球哥的进攻威胁实在弱,吸引不到上线的防守人,对方可以收缩防线,挤压空切人的空间,弱化球哥的传球能力。这时按照沃顿的思路,球哥应该趁此机会直接投篮,但球哥的外线实在堪忧,运球也难以撕裂防守和快速推进。沃顿的战术有利于后卫,但不包括得不了分的后卫。
总体来说,沃顿将后卫核心化,侧翼工具人化,内线放养化的战术思路堪称现代篮球的极端版,与魔球理论简直卧龙凤雏。通过让侧翼大量空切带走防守人,内线提上挡拆进一步为后卫创造进攻线路和投篮空间,以上两种跑动交替进行,侧翼没事的时候就蹲底角,尽量将防守人控制在底线,避免去中距离协防。后卫作为这套进攻体系最大的受益者,大量持球推进提高比赛节奏,利用攻守转换冲击内线和追身三分,得分优先。至于传球组织,后卫自带体系是最好的,如果不会控场,那就干脆不组织,谁拿球谁打不就不需要组织控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