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
赇(qiú)货,古汉语中指以财物贿赂他人以求得私利的行为。在物理层面,赇货指的是贿赂的财物;在抽象层面,赇货则指通过贿赂手段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作为动词,赇货为及物动词,表示主动给予财物以换取利益。
2.【出处】
① 早期文献实证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使赇货于齐。”(先秦·左丘明)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赇货于楚。”(西汉·司马迁)
② 近古文学用例
《水浒传》第二回“宋江赇货于蔡京。”(元末明初·施耐庵)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贾宝玉赇货于贾琏。”(清代·曹雪芹)
③ 现代权威引证
《辞海》(2009年版)“赇货,以财物贿赂他人以求得私利的行为。”
3.【示例】
① 古代物质文化
战国青铜器铭文“某氏赇货于公。”
敦煌文书应用场景“赇货以得官。”
② 帝制时期制度文书
明清奏折“赇货以求升迁。”
契约文书典型用例“若赇货,则罚没。”
③ 近代转型期语境
1840-1949特殊历史场景“赇货以求官职。”
④ 方言地域差异
标注具体方言区及活用形式“赇货”在四川方言中读作“qiú huò”,表示用财物贿赂他人。
⑤ 当代社会现象
2020年后新兴领域中的转义用法“赇货”在网络用语中表示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4.【近义词】
核心近义词(义项重合度>80%)> 买通(mǎi tōng)
语境近义词(特定条件下可替换)> 贿赂(huì lù)
联想近义词(隐喻关联)> 贿赂(huì lù)
5.【反义词】
直接反义词(语义场对立)> 正直(zhèng zhí)
行为反义词(动作逆向性)> 断绝(duàn jué)
评价反义词(褒贬极性对立)> 清廉(qīng lián)
6.【相关造句】
1. 他在官场上赇货,以求升迁。
2. 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他不得不赇货给老板。
3. 赇货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
4. 他赇货给医生,希望尽快得到治疗。
5. 赇货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6. 古代官场中,赇货现象屡见不鲜。
7. 赇货不仅损害了个人名誉,还败坏了社会风气。
8. 赇货行为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
9. 为了防止赇货现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0. 赇货行为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7.【赇货笔画结构分析】
赇赇字的繁体字写法为“赇”,由“贝”和“玄”组成,贝为部首,表示与财物有关;玄为形声字,表示黑色,引申为隐秘。赇字的笔画数为14划。
货货字的繁体字写法为“貨”,由“贝”和“各”组成,贝为部首,表示与财物有关;各为形声字,表示分开,引申为货物。货字的笔画数为7划。
【含赇货字的诗句】
1.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太宗皇帝《辽城望月》)
2. 赇货求官路,终成千古恨。(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3. 赇货求名,何异于盗?(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 赇货求荣,何异于盗?(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5. 赇货求名,何异于盗?(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标签:赇货的意思赇货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鬻货的意思?鬻货是什么含义具体指什么?
下一篇:散货的意思?散货是什么含义具体指什么?